01月01日二〇二五年

時隔三年,終於又開啟這裡,不是忘記,只是不知道如何記錄自己。

默默地過了29歲的一半,在日本讀了四年的大學準備畢業,

這三年好多好多事,說不完。

這三年,我在一間很溫暖的居酒屋打工了兩年半,

就在前三天,姑且算是從那邊畢業了,

因為一切都來得太快,心完全沒有離開那的感覺,

他們就像家人一樣,教會我很多道理跟察言觀色,

給我很多關心,在我最難受的時期包容我,

儘管我要離開,也是說著「難受的話就回來吧」邊笑著。


然後度過了疫情,在2023年終於睽違三年回到了台灣,

再度踏上台灣時,那潮濕的空氣很熟悉,

但是寬闊的馬路,隨性的台灣人個性讓我每次回到台灣都要花兩三天適應,

然後見到我家的第一狗狗家人,乖乖

還有我的嫂嫂,感覺現在她才是一家之主,

因為有他們的加入,家裡的感覺變得柔和了許多,

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面對,

然後還記得姑婆跟阿姨們,抱著我然後我忍不住痛哭,

這三年在日本的孤獨跟苦,一切都釋放了出來,

原以為逃離台灣後,根本沒人想關心我,

還以為已經被人認為是個敗家女,出了國就沒人想知道我了。

原來媽媽離開後,不管我在哪,還是有大家在愛我。


去年八月,正當我因為就職的壓力又陷入了憂鬱時,

姊姊的一聲「回來吧」,毫不猶豫訂了一週後的機票就回去了。

雖然又花了一年的時間爬起來,但在這段路途上,

我感覺我又成長了很多,謝謝身邊每個人溫柔的包容我,

謝謝學校的老師們,謝謝店長跟岩崎師傅,還有打工的朋友們,

謝謝在我最需要人陪的時候陪在我身邊的琳琳。


11月初正當我唯一努力寫出來的履歷被刷掉的谷底時,

突然的一通電話給了我機會,以及朋友介紹的朋友找我,同時有了兩個機會,

雖然結果並不是我最理想的,

但至少暫時是會繼續待在日本了。


年底得知了嫂嫂再次懷孕的消息,

在這五年間家裡的變化,讓我振作了許多,

也讓我更堅定地覺得,我不要有小孩是最好的,

儘管沒有小孩,我仍然可以把我的愛跟力量給乖乖給姪兒們,

恩慈的小孩,讓我融化了,

漸漸的開始覺得,我要是在台灣就好了,

真的,其實現在回台灣也沒什麼不好的感覺,

但,我得到了很多機會,或許這些機會可以讓我探索更多自我。

0コメント

  • 1000 / 1000